劳动仲裁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劳动仲裁流程百度百科)

劳动仲裁的流程

简介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仲裁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申请阶段、审理阶段和裁决阶段。

一、申请阶段

申请人: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均可申请劳动仲裁。

受理条件:

争议属于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集体合同规定的范围;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申请方式:

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二、审理阶段

受理:

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书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

调解:

仲裁员首先对争议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开庭:

调解不成的,仲裁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举证:

劳动者需对仲裁申请书中所主张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主张的事实有异议的,需承担反驳和举证责任。

三、裁决阶段

裁决:

仲裁员根据事实和法律,对争议作出裁决。裁决一般以调解协议、裁决书的形式做出。

调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仲裁员将协议提交劳动仲裁委员会审批;经审批后,调解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

裁决书:

裁决员作出裁决后,将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注意事项

申请劳动仲裁需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否则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的费用由申请人预交,败诉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