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适用法律依据(拖欠工资适用法律依据有哪些)

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违反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下面将详细介绍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

## 法律依据一:《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拖欠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拖欠的工资。

### 惩罚条款

《劳动法》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做出了明确的惩罚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并加倍给付拖欠金额的赔偿金。

## 法律依据二:《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的协议,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即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维权途径

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起诉用人单位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和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强制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希望用人单位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