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

简介:

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发生的争议。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旨在通过调解和仲裁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和谐,依法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

第三条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各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不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四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和劳动者的利益,履行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保险待遇和支付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劳动争议调解

第五条 劳动争议调解,是运用和谐劳动关系和民主协商原则,依法整顿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的区域特色工作。

第六条 工会组织和其他调解组织是劳动争议调解的重要力量。劳动争议发生后,要及时组织调解,协助双方达成合理解决方案。

第七条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建立高效、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提供优质的调解服务。调解过程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协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第八条 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有具体执行条件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

第九条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不同意调解协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

第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或者解释劳动合同等劳动关系产生争议,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的行为。

第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应当依法独立、公正、公开地行使职权,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在收到仲裁请求后的五个工作日内,组织调查取证,并通知当事人参加调解。当事人如同意调解的,可以在调解协议上作出解决劳动争议的决定。

第十三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应当陈述理由,并明确劳动关系的义务和权利。

第十四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依法执行。

四、附则

第十五条 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可以采用现场调解、书面调解、网络调解等方式。

第十六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