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上下班工伤(新劳动法上下班工伤没签协议有效吗)

## 上下班途中遭遇事故,新劳动法如何认定工伤?### 一、 简介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范畴,一直是劳动争议的热点问题。新劳动法对于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本文将详细解读新劳动法关于上下班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上下班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新劳动法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 时间和空间上的认定:

时间范围:

一般是指劳动者离开居住地开始前往工作单位上班和下班离开工作单位返回居住地途中这段合理时间。

空间范围:

通常是指劳动者上下班的合理路线。

2. 主要责任的认定:

“非本人主要责任”,指的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不在劳动者一方。

主要责任认定一般参考公安交通部门的认定结果,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 三、 特殊情况下的认定

1. 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认定:

合理时间:

并非指绝对的上下班时间,而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从居住地到工作单位或从工作单位返回居住地所需的时间,并考虑交通状况、路程远近等因素。

合理路线:

指的是劳动者上下班的 habituales 路线,包括绕道接送孩子、家人等情况,但绕道距离和时间应当是合理的。

2. 几种特殊情况的认定:

绕道:

如因接送子女、配偶、以及因生活需要等情况,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绕道而发生事故的,只要是合理的,一般也应认定为工伤。

中途办私事: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时,如果只是短暂的停留或办理个人事务,未超出合理时间和空间范围的,一般也应认定为工伤。但如果长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则可能不予认定为工伤。### 四、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1.

保留证据: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报警并留存相关证据,例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医疗诊断证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2.

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发生事故后,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为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3.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五、 案例分析

案例:

张某在下班途中绕道接孩子放学,在路上遭遇交通事故受伤。经公安机关认定,张某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责任。

分析:

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张某在上下班途中绕道接孩子,属于合理路线,且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责任,因此可以认定为工伤。 ### 六、 结语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新劳动法对于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难点。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