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

简介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是指劳动者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限。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劳动者将丧失向法院追索权利的机会。

多级标题

一、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于下列争议:

工资报酬争议

工时休息争议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

工伤待遇争议

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其他争议

二、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从以下日期起算:

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的期限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下列情形为六个月:

工资报酬纠纷

工时休息纠纷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发生争议

四、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以下情形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劳动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投诉,或者请求调解、仲裁

用人单位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或者履行其他义务以下情形可以中止诉讼时效:

劳动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本人原因不能行使诉讼权利

用人单位下落不明或者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五、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以日历计算。诉讼请求送达法院之日为提起诉讼之日。

六、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超过诉讼时效,劳动者将丧失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但下列情形除外:

用人单位恶意隐瞒侵权行为

劳动者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

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

总结

劳动关系纠纷诉讼时效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劳动者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