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伤残鉴定标准### 一、 简介劳动伤残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
经法定程序
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其目的是
客观、公正
地反映劳动者身体功能损伤程度,为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以及后续劳动能力评估提供依据。### 二、 鉴定标准体系#### 2.1 适用范围劳动伤残鉴定标准适用于
因工负伤
和
患职业病
的劳动者。其中:
因工负伤
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2 鉴定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
鉴定过程应遵循科学规律,以客观证据为依据,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
依法依规原则:
鉴定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尊重科学原则:
鉴定结论应以医学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 2.3 伤残等级划分劳动伤残等级分为
十级
, 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一级伤残: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完全护理依赖。
二级伤残:
日常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需要大部分护理依赖。
三级伤残:
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要部分护理依赖。
四级伤残:
劳动能力完全丧失,不能从事任何工作。
五级伤残: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从事轻体力工作。
六级伤残: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原工作,可以从事其他工作。
七级伤残:
功能障碍较重,工作、学习和生活均受影响。
八级伤残:
功能障碍中等,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影响。
九级伤残:
功能障碍较轻,工作、学习和生活轻度影响。
十级伤残:
功能障碍轻微,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三、 鉴定程序1.
提出申请:
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等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 2.
受理审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鉴定实施: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进行鉴定。 4.
作出结论:
专家组根据鉴定结果,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作出伤残等级鉴定结论。 5.
送达文书: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鉴定结论通知申请人及相关单位。### 四、 注意事项
劳动者应积极配合鉴定,提供真实、完整的病历资料。
如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 五、 结语劳动伤残鉴定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