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辞职后的赔偿
简介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工伤职工辞职后,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
赔偿项目
1. 工伤待遇
医疗费用:包括工伤治疗、康复、护理等费用。
误工工资:自受伤之日起至治疗终结或鉴定结论明确之日止,按职工原工资标准支付。
生活护理费:因工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护理的,按职工原工资标准的20%-50%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评定的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因工伤致残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就业的,一次性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支付工亡补助金。
2. 社会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职工住院、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
失业保险待遇:因工伤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再从事原工作,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就业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3. 其他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金:因工伤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侵犯人格权赔偿金:因工伤造成人格权受到侵犯的,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侵犯人格权赔偿金。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伤职工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获得赔偿程序
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调查核实后,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后,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后,工伤职工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