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特殊程序,介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裁决之间。它具有民事诉讼的特征,但也存在特殊性。因此,劳动仲裁是否属于民事纠纷存在争议。
多级标题
劳动仲裁的性质
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异同
劳动仲裁与民事纠纷的界定
内容详细说明
劳动仲裁的性质
劳动仲裁是一种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持的准司法程序,旨在解决劳动争议。它具有以下特点:
准司法性:
仲裁员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任命,具有类似于法官的裁判权。
仲裁性:
仲裁程序遵循仲裁规则,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员。
调解优先:
仲裁委员会在审理案件时,优先进行调解,只有调解不成的才进行裁决。
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异同
异同点:
民事纠纷解决方式:
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途径。
当事人权利保障:
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如诉讼权、辩论权、举证权等。
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都以法律为依据,劳动仲裁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
不同点:
管辖范围:
劳动仲裁只管辖劳动争议,而民事诉讼的管辖范围更广。
审级制:
劳动仲裁是一级审,而民事诉讼有二审甚至三审制。
执行方式:
劳动仲裁裁决经法院裁定后才能强制执行,而民事判决直接具有执行力。
劳动仲裁与民事纠纷的界定
劳动仲裁是否属于民事纠纷,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实质性观点:
认为劳动仲裁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因为其解决的是平等主体的劳动争议,符合民事纠纷的特征。
程序性观点:
认为劳动仲裁具有特殊性,不属于典型的民事纠纷,因为它属于行政司法程序,适用特殊的程序规则。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具有民事诉讼的特征,但也存在特殊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仲裁是否属于民事纠纷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