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离职流程
简介
劳动法离职流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的法定程序,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转。
一、提出离职申请
劳动者需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申请。
离职申请应载明劳动者离职的日期、理由等信息。
二、用人单位审批
用人单位接到劳动者离职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批。
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劳动者离职。
三、离职预告期
劳动者在提出离职申请后,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离职预告期继续工作。
离职预告期一般为30天,特殊情况下可协商延长。
四、工作交接
在离职预告期内,劳动者应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做好工作交接。
涉及机密信息的职位,劳动者应按照用人单位要求保密。
五、工资结算与社保转移
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离职日及时支付其应得工资、福利待遇等。
用人单位应协助劳动者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六、解除劳动合同
离职预告期满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双方应签署解除劳动合同书,明确解除日期、补偿金等事项。
七、工龄认定
劳动者离职后,其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将被认定为工龄。
工龄的计算从劳动者实际入职日期起至离职日期止。
注意事项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
对于涉及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等特殊情况,劳动者应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