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28条(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劳动法第28条

===========

简介

---------

劳动法第28条是中国劳动法中的一项重要条款,主要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期限,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工资支付方式

-----------

根据劳动法第28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形式。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要求,为其提供合适的工资支付方式。

二、工资支付期限

-----------

劳动法第28条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期限。对于计时工资制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以月为单位支付工资,并且在每月的10日之前支付上一个月的工资。对于计件工资制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计量周期结束后15日内支付工资。对于按月支付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月10日前支付上个月的工资。对于其他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支付周期结束后15日内支付工资。

三、支付工资的特殊情况

---------------

在特殊情况下,如企业经营亏损、停产、整顿、破产等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进行工资支付。但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内容详细说明

------------

劳动法第28条对工资支付方式和期限进行了具体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确保了工资支付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工资支付方式可以采用现金支付、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多种形式,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支付方式。

此外,劳动法第28条还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期限。对于计时工资制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以月为单位支付工资,并且在每月的10日之前支付上一个月的工资。对于计件工资制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计量周期结束后15日内支付工资。对于按月支付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月10日前支付上个月的工资。对于其他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支付周期结束后15日内支付工资。这样的规定确保了劳动者能够按时收到应有的工资。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企业经营亏损、停产、整顿、破产等情况下,用人单位可根据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进行工资支付。但即便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必须依法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将劳动者的工资权益随意侵犯。

总之,劳动法第28条的出台,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按时、合法地获得应有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该条款的规定,履行工资支付义务,促进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28条的落实,将有助于促进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