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被起诉会有什么后果(欠款多少会被起诉坐牢)

拖欠工资是一种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会对雇主和雇员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在中国,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说明拖欠工资被起诉可能面临的后果。

一、民事后果

1. 赔偿责任:拖欠工资被起诉后,雇主将会承担赔偿的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被拖欠工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的3倍金额作为赔偿,同时还可能需要支付劳动者的其他损失费用。

2. 工资支付令: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工资支付令,要求雇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法定标准支付工资。如果雇主不履行工资支付令,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3. 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解除劳动合同,以便获得自由劳动权。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成功,雇主还需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其他赔偿费用。

二、刑事后果

1. 刑事处罚:如果拖欠工资属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拖欠工资超过6个月或拖欠金额巨大而影响社会稳定,雇主可能面临刑事案件的起诉和刑事处罚,包括拘役、罚款等。

2. 行政处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1条,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拖欠工资的雇主进行行政处罚,罚款数额将根据拖欠金额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可能会被暂停或吊销营业执照。

三、社会声誉和企业信誉

除了法律后果外,雇主的拖欠工资行为还会对企业的社会声誉和信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这种不良记录会让企业在招聘员工、与其他企业合作或者争取项目时遇到困难,甚至引发社会的谴责和抵制。

总之,拖欠工资被起诉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面临民事赔偿责任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还可能遭受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此外,企业的社会声誉和信誉也会受到损害。因此,雇主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以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