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简介:
劳动仲裁程序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通过仲裁机构进行解决的一种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动仲裁程序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申请劳动仲裁
1.劳动者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仲裁机构受理申请后,需将受理通知书发给劳动者,并通知用人单位。
二、预备调解
1.仲裁机构接到申请后会进行预备调解,即邀请双方进行协商,尝试解决争议;
2.预备调解的结果应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调解协议,如双方达成协议,争议即解决结束;
3.若预备调解失败,仲裁机构将进入正式仲裁程序。
三、正式仲裁
1.仲裁机构将会组织仲裁庭,由一名或多名仲裁员组成,对争议进行公正的仲裁;
2.仲裁庭将依法审理案件,核实双方提供的证据,听取双方的陈述;
3.仲裁庭作出裁决后,会将裁决书发给双方。
四、履行裁决
1.裁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应按照裁决书的要求履行裁决;
2.如果裁决书规定支付某种款项,当事人应在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内支付;
3.逾期不履行裁决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1.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为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逾期申请将被视为放弃仲裁权利;
2.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费证明等;
3.仲裁庭裁决是最终裁决,双方一般不能对裁决提出上诉,只能接受裁决结果。
总结:
劳动仲裁程序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方式,通过遵循上述程序,可以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但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双方最好先尝试协商解决争议,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需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确保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