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然而,并非所有案件中的嫌疑人或被告人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可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犯罪性质严重#### 1.1 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某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其他取保候审条件,也不得取保候审。这些犯罪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杀人、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等重大犯罪。#### 1.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二、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可能#### 2.1 逃避风险评估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可能性,则不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通常基于其过去的逃跑记录、社会关系复杂度以及可能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2.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0条指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三、涉及国家秘密#### 3.1 国家安全考量对于涉嫌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的其他条件,也必须采取更为严格的强制措施,如拘留或逮捕。#### 3.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明确指出:“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 四、存在妨碍证人作证或串供的风险#### 4.1 阻碍司法公正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可能通过威胁、贿赂等方式妨碍证人作证或串供,以达到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则应采取更严厉的强制措施。#### 4.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结论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但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共安全,必须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上述几种情况即为不可取保候审的主要条件。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简介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然而,并非所有案件中的嫌疑人或被告人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可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犯罪性质严重
1.1 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某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其他取保候审条件,也不得取保候审。这些犯罪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杀人、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等重大犯罪。
1.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二、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可能
2.1 逃避风险评估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可能性,则不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通常基于其过去的逃跑记录、社会关系复杂度以及可能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2.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0条指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三、涉及国家秘密
3.1 国家安全考量对于涉嫌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的其他条件,也必须采取更为严格的强制措施,如拘留或逮捕。
3.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明确指出:“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
四、存在妨碍证人作证或串供的风险
4.1 阻碍司法公正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可能通过威胁、贿赂等方式妨碍证人作证或串供,以达到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则应采取更严厉的强制措施。
4.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结论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但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共安全,必须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上述几种情况即为不可取保候审的主要条件。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