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等级划分(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是怎么样的)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

简介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是根据工伤事故造成劳动者身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对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价的制度。目的是为合理确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给予相应的赔偿和保障。

一、工伤伤残等级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伤残到十级伤残,其中:

一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90%以上

二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70%以上

三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0%以上

四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40%以上

五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30%以上

六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20%以上

七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16%以上

八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10%以上

九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以上

十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以下

二、工伤伤残等级评定

工伤伤残等级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进行。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劳动能力鉴定指南》对劳动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伤残等级评定。

三、工伤伤残等级赔偿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致残的,按照其伤残等级给予相应的赔偿,包括: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就业困难补助金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工伤津贴

生活护理费

辅助器具费

交通费

伤残就业补助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特殊工伤伤残等级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工伤伤残,例如职业病致残、因公牺牲等,有专门的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规定。

五、工伤伤残等级复查

劳动者对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查。复查由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进行。

六、注意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规定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以便进行伤残等级评定。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简介**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是根据工伤事故造成劳动者身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对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价的制度。目的是为合理确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给予相应的赔偿和保障。**一、工伤伤残等级**工伤伤残等级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伤残到十级伤残,其中:* 一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90%以上 * 二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70%以上 * 三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0%以上 * 四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40%以上 * 五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30%以上 * 六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20%以上 * 七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16%以上 * 八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10%以上 * 九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以上 * 十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5%以下**二、工伤伤残等级评定**工伤伤残等级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进行。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劳动能力鉴定指南》对劳动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伤残等级评定。**三、工伤伤残等级赔偿**劳动者因工伤事故致残的,按照其伤残等级给予相应的赔偿,包括:*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就业困难补助金 *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 工伤津贴 * 生活护理费 * 辅助器具费 * 交通费 * 伤残就业补助金 * 精神损害抚慰金**四、特殊工伤伤残等级**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工伤伤残,例如职业病致残、因公牺牲等,有专门的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规定。**五、工伤伤残等级复查**劳动者对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查。复查由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进行。**六、注意**:*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规定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 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以便进行伤残等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