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一年)

##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 一、 简介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指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结果或分割方法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的权利期限。该期限并非无限期,而是受法律的严格限制,超过期限将丧失诉讼权利。### 二、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异议的,可以在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生效之日起

两年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计算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从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离婚判决书生效之日是指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的第二天。

离婚调解书生效之日是指当事人签收调解书之日。### 四、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延长在特殊情况下,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可以延长。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止。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

当事人因提起诉讼的必要手续未完成,或者由于对方当事人的行为,致使不能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五、 逾期起诉的后果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六、 其他注意事项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只适用于离婚后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不适用于离婚前财产的分割问题。

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如果对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中的财产分割部分没有异议,则视为放弃了诉讼权利,即使超过两年期限,也不可以再提起诉讼。### 七、 总结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权利保障,当事人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诉讼权利。

建议:

离婚时,双方应尽力对财产进行明确的分割,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离婚后,如有对财产分割产生异议,应及时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及时行使诉讼权利。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

一、 简介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指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结果或分割方法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的权利期限。该期限并非无限期,而是受法律的严格限制,超过期限将丧失诉讼权利。

二、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异议的,可以在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计算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从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离婚判决书生效之日是指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的第二天。 * 离婚调解书生效之日是指当事人签收调解书之日。

四、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延长在特殊情况下,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可以延长。*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止。**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 * **当事人因提起诉讼的必要手续未完成,或者由于对方当事人的行为,致使不能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五、 逾期起诉的后果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六、 其他注意事项*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只适用于离婚后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不适用于离婚前财产的分割问题。 * 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如果对离婚判决或者调解书中的财产分割部分没有异议,则视为放弃了诉讼权利,即使超过两年期限,也不可以再提起诉讼。

七、 总结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权利保障,当事人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诉讼权利。**建议:*** 离婚时,双方应尽力对财产进行明确的分割,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 离婚后,如有对财产分割产生异议,应及时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及时行使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