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法律小常识100条### 简介民事法律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体系,涉及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了解民事法律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下列举100条常见民事法律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 财产权利1.
所有权
: 所有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使用权
: 使用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使用的权利,但不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
收益权
: 收益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收益的权利,但不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4.
抵押权
: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提供的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5.
质权
: 质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提供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6.
留置权
: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对债务人交付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7.
租赁权
: 租赁权是指承租人根据租赁合同,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出租人财产的权利。 8.
借款合同
: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并承诺在约定期限内返还本金和利息的协议。 9.
买卖合同
: 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 10.
赠与合同
: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财产无偿赠送给受赠人的协议。 11.
合伙合同
: 合伙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合伙人共同出资,进行经营活动并分享利润和风险的协议。 12.
公司章程
: 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和经营的根本规则,规定了公司的组织机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义务等内容。 13.
继承权
: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4.
遗嘱
: 遗嘱是继承人对遗产的处理意愿的表达。 15.
债务承担
: 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代替债务人承担债务的行为。 16.
债务免除
: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行为。 17.
物权变动
: 物权变动是指物权主体、客体或内容发生变化的法律行为。 18.
不动产登记
: 不动产登记是指国家对不动产所有权及其他权利进行登记的制度。 19.
房产证
: 房产证是国家对房屋所有权进行登记的凭证。 20.
土地证
: 土地证是国家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登记的凭证。### 2. 人身权利21.
生命权
: 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22.
健康权
: 健康权是指公民享有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权利。 23.
身体权
: 身体权是指公民对自身身体享有支配和处分的权利。 24.
名誉权
: 名誉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社会评价不受侵犯的权利。 25.
肖像权
: 肖像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肖像不受侵犯的权利。 26.
姓名权
: 姓名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姓名不受侵犯的权利。 27.
隐私权
: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 28.
名誉权侵害
: 名誉权侵害是指他人通过发表虚假言论或进行其他不当行为,损害公民名誉的行为。 29.
肖像权侵害
: 肖像权侵害是指他人未经本人许可,使用其肖像进行商业活动或其他行为的行为。 30.
姓名权侵害
: 姓名权侵害是指他人擅自使用或冒用他人姓名,给其造成损害的行为。 31.
隐私权侵害
: 隐私权侵害是指他人非法收集、使用、公开或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32.
人格尊严权
: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享有自身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33.
人格权保护
: 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34.
精神损害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对侵害他人人格权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 35.
人身自由权
: 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的权利。 36.
人身安全权
: 人身安全权是指公民享有生命、健康、身体不受侵害的权利。 37.
人身自由权侵害
: 人身自由权侵害是指他人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38.
人身安全权侵害
: 人身安全权侵害是指他人侵害公民生命、健康、身体的行为。 39.
非法拘禁
: 非法拘禁是指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40.
故意伤害
: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 41.
过失致人死亡
: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因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3. 婚姻家庭权利42.
结婚自由
: 结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自主选择结婚对象的权利。 43.
婚姻登记
: 婚姻登记是指国家对夫妻关系进行登记的制度。 44.
结婚证
: 结婚证是国家对夫妻关系进行登记的凭证。 45.
离婚自由
: 离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自主决定离婚的权利。 46.
离婚登记
: 离婚登记是指国家对夫妻关系解除进行登记的制度。 47.
离婚协议
: 离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就离婚事宜达成的协议。 48.
离婚诉讼
: 离婚诉讼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事宜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49.
子女抚养权
: 子女抚养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享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50.
子女抚养费
: 子女抚养费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支付的抚养费用。 51.
夫妻财产
: 夫妻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 52.
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后一方个人财产的增值部分。 53.
夫妻个人财产
: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一方婚前财产,或婚后一方个人所得的财产。 54.
夫妻财产约定
: 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就财产归属和处分方式进行的约定。 55.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实施的,造成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者其他伤害的行为。 56.
家暴受害者保护
: 针对家暴受害者,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其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57.
亲属关系
: 亲属关系是指基于血缘或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58.
赡养义务
: 赡养义务是指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享有赡养的权利和义务。### 4. 债权债务59.
债权
: 债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请求其履行一定义务的权利。 60.
债务
: 债务是指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履行的特定义务。 61.
债务履行
: 债务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债务内容,履行其义务的行为。 62.
债务清偿
: 债务清偿是指债务人履行其义务,使债权人获得债权利益的行为。 63.
债务违约
: 债务违约是指债务人未按照债务内容履行义务的行为。 64.
债务担保
: 债务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一种担保行为。 65.
保证
: 保证是指保证人承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代为履行债务的行为。 66.
抵押
: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特定财产作为抵押,以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的行为。 67.
质押
: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特定动产作为质押,以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的行为。 68.
留置
: 留置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对债务人交付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69.
债务追偿
: 债务追偿是指债权人采取措施,追回债务人欠款的行为。 70.
债权转让
: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71.
债务免除
: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行为。 72.
债务抵消
: 债务抵消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相互债务时,以相互的债务抵消的行为。 73.
诉讼时效
: 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享有请求权的期限。 74.
诉讼时效中断
: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开始运行,但因某些原因停止运行的行为。 75.
诉讼时效中止
: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开始运行,但因某些原因停止运行的行为。### 5. 纠纷解决76.
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行为。 77.
民事调解
: 民事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行为。 78.
仲裁
: 仲裁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纠纷,依法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行为。 79.
人民调解
: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行为。 80.
诉讼管辖
: 诉讼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管辖的范围和权限。 81.
管辖权异议
: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行为。 82.
回避
: 回避是指法官、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参与案件审理的行为。 83.
证据
: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84.
证据规则
: 证据规则是指对证据的种类、来源、效力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法律规则。 85.
证人
: 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可以出庭作证。 86.
鉴定
: 鉴定是指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判断的事项进行鉴定的行为。 87.
诉讼费用
: 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因诉讼而支付的费用。 88.
判决
: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的最终裁决。 89.
调解书
: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后签发的文件。 90.
仲裁裁决
: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机构对民事案件作出的裁决。 91.
执行
: 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强制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92.
强制执行
: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93.
民事诉讼程序
: 民事诉讼程序是指民事案件从提起诉讼到作出判决或裁决的整个过程。 94.
民事诉讼期限
: 民事诉讼期限是指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定期限。 95.
民事诉讼中止
: 民事诉讼中止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因某些原因暂时停止进行的行为。 96.
民事诉讼终结
: 民事诉讼终结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因某些原因结束进行的行为。 97.
民事诉讼回避
: 民事诉讼回避是指法官、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参与案件审理的行为。 98.
民事诉讼证据
: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99.
民事诉讼代理
: 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当事人委托他人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100.
民事诉讼律师
: 民事诉讼律师是指专门从事民事诉讼业务的律师。### 总结了解民事法律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法律小常识100条
简介民事法律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体系,涉及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了解民事法律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下列举100条常见民事法律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 财产权利1. **所有权**: 所有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使用权**: 使用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使用的权利,但不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 **收益权**: 收益权是指对特定财产享有收益的权利,但不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4. **抵押权**: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提供的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5. **质权**: 质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提供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6. **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对债务人交付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7. **租赁权**: 租赁权是指承租人根据租赁合同,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出租人财产的权利。 8.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并承诺在约定期限内返还本金和利息的协议。 9.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 10. **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财产无偿赠送给受赠人的协议。 11. **合伙合同**: 合伙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合伙人共同出资,进行经营活动并分享利润和风险的协议。 12.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和经营的根本规则,规定了公司的组织机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义务等内容。 13. **继承权**: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4. **遗嘱**: 遗嘱是继承人对遗产的处理意愿的表达。 15. **债务承担**: 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代替债务人承担债务的行为。 16. **债务免除**: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行为。 17. **物权变动**: 物权变动是指物权主体、客体或内容发生变化的法律行为。 18. **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登记是指国家对不动产所有权及其他权利进行登记的制度。 19. **房产证**: 房产证是国家对房屋所有权进行登记的凭证。 20. **土地证**: 土地证是国家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登记的凭证。
2. 人身权利21. **生命权**: 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22. **健康权**: 健康权是指公民享有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权利。 23. **身体权**: 身体权是指公民对自身身体享有支配和处分的权利。 24. **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社会评价不受侵犯的权利。 25. **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肖像不受侵犯的权利。 26. **姓名权**: 姓名权是指公民享有自己姓名不受侵犯的权利。 27. **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 28. **名誉权侵害**: 名誉权侵害是指他人通过发表虚假言论或进行其他不当行为,损害公民名誉的行为。 29. **肖像权侵害**: 肖像权侵害是指他人未经本人许可,使用其肖像进行商业活动或其他行为的行为。 30. **姓名权侵害**: 姓名权侵害是指他人擅自使用或冒用他人姓名,给其造成损害的行为。 31. **隐私权侵害**: 隐私权侵害是指他人非法收集、使用、公开或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32. **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享有自身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33. **人格权保护**: 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34.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对侵害他人人格权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 35. **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的权利。 36. **人身安全权**: 人身安全权是指公民享有生命、健康、身体不受侵害的权利。 37. **人身自由权侵害**: 人身自由权侵害是指他人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38. **人身安全权侵害**: 人身安全权侵害是指他人侵害公民生命、健康、身体的行为。 39. **非法拘禁**: 非法拘禁是指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40. **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 41. **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因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3. 婚姻家庭权利42. **结婚自由**: 结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自主选择结婚对象的权利。 43. **婚姻登记**: 婚姻登记是指国家对夫妻关系进行登记的制度。 44. **结婚证**: 结婚证是国家对夫妻关系进行登记的凭证。 45. **离婚自由**: 离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自主决定离婚的权利。 46. **离婚登记**: 离婚登记是指国家对夫妻关系解除进行登记的制度。 47. **离婚协议**: 离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就离婚事宜达成的协议。 48.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事宜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49. **子女抚养权**: 子女抚养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享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50. **子女抚养费**: 子女抚养费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支付的抚养费用。 51. **夫妻财产**: 夫妻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 52. **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后一方个人财产的增值部分。 53. **夫妻个人财产**: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一方婚前财产,或婚后一方个人所得的财产。 54. **夫妻财产约定**: 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就财产归属和处分方式进行的约定。 55.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实施的,造成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者其他伤害的行为。 56. **家暴受害者保护**: 针对家暴受害者,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其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57. **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是指基于血缘或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58. **赡养义务**: 赡养义务是指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享有赡养的权利和义务。
4. 债权债务59. **债权**: 债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请求其履行一定义务的权利。 60. **债务**: 债务是指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履行的特定义务。 61. **债务履行**: 债务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债务内容,履行其义务的行为。 62. **债务清偿**: 债务清偿是指债务人履行其义务,使债权人获得债权利益的行为。 63. **债务违约**: 债务违约是指债务人未按照债务内容履行义务的行为。 64. **债务担保**: 债务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一种担保行为。 65. **保证**: 保证是指保证人承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代为履行债务的行为。 66. **抵押**: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特定财产作为抵押,以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的行为。 67. **质押**: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特定动产作为质押,以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债权的行为。 68. **留置**: 留置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对债务人交付的特定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69. **债务追偿**: 债务追偿是指债权人采取措施,追回债务人欠款的行为。 70. **债权转让**: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71. **债务免除**: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行为。 72. **债务抵消**: 债务抵消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相互债务时,以相互的债务抵消的行为。 73.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享有请求权的期限。 74. **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开始运行,但因某些原因停止运行的行为。 75.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开始运行,但因某些原因停止运行的行为。
5. 纠纷解决76.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行为。 77. **民事调解**: 民事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行为。 78. **仲裁**: 仲裁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纠纷,依法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行为。 79. **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行为。 80. **诉讼管辖**: 诉讼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管辖的范围和权限。 81. **管辖权异议**: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行为。 82. **回避**: 回避是指法官、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参与案件审理的行为。 83. **证据**: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84. **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是指对证据的种类、来源、效力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法律规则。 85. **证人**: 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可以出庭作证。 86. **鉴定**: 鉴定是指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判断的事项进行鉴定的行为。 87. **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因诉讼而支付的费用。 88. **判决**: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的最终裁决。 89. **调解书**: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后签发的文件。 90. **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机构对民事案件作出的裁决。 91. **执行**: 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强制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92. **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93.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是指民事案件从提起诉讼到作出判决或裁决的整个过程。 94. **民事诉讼期限**: 民事诉讼期限是指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定期限。 95. **民事诉讼中止**: 民事诉讼中止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因某些原因暂时停止进行的行为。 96. **民事诉讼终结**: 民事诉讼终结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因某些原因结束进行的行为。 97. **民事诉讼回避**: 民事诉讼回避是指法官、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参与案件审理的行为。 98.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99. **民事诉讼代理**: 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当事人委托他人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100. **民事诉讼律师**: 民事诉讼律师是指专门从事民事诉讼业务的律师。
总结了解民事法律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