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程序怎么走(取保候审程序流程图)

取保候审程序

一、简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中常见的强制措施,指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或审判阶段,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二、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涉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被告人认罪、悔罪,且自首的;

被告人主动交代了本人其他罪行的;

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改表现的;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具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 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已满七十五周岁并患有严重疾病的。

三、程序

取保候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申请书应载明请求取保候审的理由、事实和证据。

2. 审查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审查时,应重点核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人身危险性以及有无法定取保候审条件。

3. 批准

经审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应作出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决定书应载明取保候审的期限、限制条件和保证金数额。

4. 交纳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应在指定期限内交纳保证金。

保证金的数额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确定。

5. 限制条件

取保候审人员应遵守以下限制条件:

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所在市、县;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随时听从传唤。

6. 撤销

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或者有证据证明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可以撤销取保候审,并将其收押。

**取保候审程序****一、简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中常见的强制措施,指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或审判阶段,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二、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涉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被告人认罪、悔罪,且自首的;* 被告人主动交代了本人其他罪行的;* 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改表现的;*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具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 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已满七十五周岁并患有严重疾病的。**三、程序**取保候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提出申请**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 申请书应载明请求取保候审的理由、事实和证据。**2. 审查** *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 审查时,应重点核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人身危险性以及有无法定取保候审条件。**3. 批准** * 经审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应作出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 决定书应载明取保候审的期限、限制条件和保证金数额。**4. 交纳保证金** * 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应在指定期限内交纳保证金。 * 保证金的数额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确定。**5. 限制条件** * 取保候审人员应遵守以下限制条件:* 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所在市、县;*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随时听从传唤。**6. 撤销** * 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或者有证据证明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可以撤销取保候审,并将其收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