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程序怎么走(取保候审具体操作)

取保候审程序详解

简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后,经申请并符合法定条件,经批准后可以暂时解除羁押,等待审判的强制措施。

程序

一、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二、审查受理

办案机关或同级人民检察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是否有必要变更强制措施

三、批准或驳回

审查后,办案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批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批准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批准取保候审。

驳回

: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

四、解除羁押

经批准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解除羁押。

五、指定保证人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指定保证人。保证人可以是其近亲属、朋友、单位领导或者社会人士。

六、取保候审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无社会危险性的

犯罪嫌疑人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已交代自己的罪行,但因证据不足无法判处刑罚的

七、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取保候审:

故意杀人的

放火、爆炸、抢劫的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绑架的

恐怖活动的

八、变更强制措施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遵守取保候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或者罪行比原定罪行轻的

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有正当理由的

**取保候审程序详解****简介**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后,经申请并符合法定条件,经批准后可以暂时解除羁押,等待审判的强制措施。**程序****一、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二、审查受理**办案机关或同级人民检察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 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 是否有必要变更强制措施**三、批准或驳回**审查后,办案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批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批准**: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批准取保候审。 * **驳回**: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四、解除羁押**经批准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解除羁押。**五、指定保证人**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指定保证人。保证人可以是其近亲属、朋友、单位领导或者社会人士。**六、取保候审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无社会危险性的 * 犯罪嫌疑人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已交代自己的罪行,但因证据不足无法判处刑罚的**七、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取保候审:* 故意杀人的 * 放火、爆炸、抢劫的 *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 绑架的 * 恐怖活动的**八、变更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遵守取保候审规定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或者罪行比原定罪行轻的 * 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有正当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