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除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一、 简介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的方式,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强制措施。而解除取保候审,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取消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强制措施,恢复其人身自由。### 二、 解除取保候审的情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1. 不再适用取保候审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后,由检察院或法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被判处免除刑罚,并已执行完毕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宣告无罪,或者对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2.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办案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10日前,重新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
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取保候审。
3. 法院撤销取保候审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对于已经被逮捕的,法院应当作出撤销取保候审、予以逮捕的决定。### 三、 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1.
提出申请:
被取保候审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 2.
审查决定:
侦查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收到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解除取保候审。 3.
制作文书:
对于决定解除取保候审的,应当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送达被取保候审人及其保证人,并通知执行机关。 4.
解除措施:
执行机关收到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后,应当立即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的人身自由限制,并退还保证金。### 四、 注意事项
解除取保候审并不等于案件已经结束,被取保候审人仍然需要积极配合有关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取保候审的规定,否则可能被重新采取强制措施。总而言之,解除取保候审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取消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强制措施,恢复其人身自由。了解解除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