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比例的简单介绍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比例划分

简介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事故处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责任承担和保险理赔。在实践中,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是单方责任,更多情况下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都存在一定过错。这时就需要根据各方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比例,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

一、主次责任认定原则

1.

过错原则:

这是划分责任比例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各方当事人在事故中存在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责任大小。过错越大,责任越大。2.

因果关系原则:

即要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与事故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则承担的责任较大。3.

公平合理原则:

在确定责任比例时,要综合考虑事故的具体情况、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害后果等因素,做到公平合理,避免偏袒任何一方。

二、常见事故责任比例划分

(一)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

1.

追尾事故:

后车承担主要责任,前车承担次要责任或无责任。但如果前车存在违法行为,如突然变道、倒车、急刹车等,则前车也要承担相应责任。2.

变道碰撞:

变道车辆承担主要责任,未及时避让的直行车辆承担次要责任。3.

交叉路口碰撞:

一方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与另一方发生碰撞的,违反交通信号灯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

双方均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双方承担同等责任;

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一方不按规定让行,与另一方发生碰撞的,未让行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

(二)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事故

1.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行人承担次要责任。但如果行人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等,则行人要承担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非机动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但如果非机动车一方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闯红灯、逆行等,则非机动车一方要承担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

三、 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划分

1.

一方当事人逃逸,另一方当事人无法证明其过错的,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2.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3.

因一方当事人故意、重大过失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但另一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故意、重大过失一方当事人的责任。

四、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比例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建议当事人及时报警,并妥善保护好现场,以便交警部门能够准确地进行事故认定。如果对事故责任划分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复核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