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法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简介在商业交往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并非所有合同都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尤其是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那么,违法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答案是否定的。### 一、 什么是违法合同?违法合同是指合同内容或其订立过程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具体而言,违法合同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标的违法:
合同约定的交易内容本身违反法律法规,例如:
买卖毒品、枪支等违禁品的合同;
从事赌博、色情等非法经营活动的合同。 2.
目的违法:
订立合同的目的违法,例如:
为逃避缴纳税款而签订虚假合同;
为掩盖贿赂行为而签订虚假合同。 3.
订立过程违法:
合同的订立过程存在违法行为,例如:
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另一方签订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 违法合同的后果违法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其后果主要包括:1.
无效:
违法合同自始无效,双方不享有合同权利,也不承担合同义务。 2.
返还财产:
对于已经履行的违法合同,双方应当返还已取得的财产。 3.
赔偿损失:
一方因违法合同遭受损失的,可以要求另一方赔偿损失。 4.
承担责任:
对于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损害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三、 例外情况:可撤销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违法合同都是绝对无效的。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赋予了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的权利,例如: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2.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订立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损害方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合同自始无效;如果受损害方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合同仍然有效。### 结语签订和履行合法有效的合同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前提。在签订合同时,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和订立过程合法合规,避免签订违法合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