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取保候审
简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不羁押的情况下接受调查或审判。在诈骗案中,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因特殊原因不宜羁押的。
取保候审的程序
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1.
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书。 2.
审查决定: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书后,应在7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3.
批准或驳回:
如果审查机关同意取保候审,则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如果不同意,则出具《驳回取保候审决定书》。
取保候审的担保和保证
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应当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有固定住所和正当职业;
愿意为被取保候审人员的行为承担担保责任。保证金的数额由审查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负有以下义务:
不得离开取保候审的居住地;
按规定时间接受讯问、传唤、出庭;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侦查、审判活动;
严守保释期间的法定义务。
违反取保候审义务的后果
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员违反取保候审义务,审查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责令交纳保证金;
责令提出新的保证人或增加保证金;
撤销取保候审,将被取保候审人员羁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