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法条
简介
取保候审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责令其在司法机关的监督下,在指定的地点居住、不得离开,以候传唤、审判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一级标题: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为: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没有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贪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级标题:取保候审的程序
1. 决定取保候审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
2. 指定保证人
在决定取保候审的同时,应当指定保证人,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取保候审规定。保证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具有固定的住所和正当职业;
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 担保方式
取保候审可以采取以下担保方式:
保证金: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属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非保金保证: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取保候审规定;
物品担保: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属提供价值相当于保证金数额的物品作为担保。
4. 监督管理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指定的居住地不得离开;
传唤时及时到案;
不得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保证通话畅通,不得隐藏逃避。司法机关应当对被取保候审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核查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的情况,并及时纠正违反规定行为。
三级标题:取保候审的撤销和变更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规定,司法机关可以撤销取保候审,重新对其采取羁押措施。此外,当出现以下情形时,司法机关可以变更取保候审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严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性质、情节发生变化;
保证人无法继续履行保证义务。
结语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既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能防止其逃避司法追究,维护诉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