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侯审(取保侯审是什么意思啊)

取保侯审

简介

取保侯审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情况下,为保证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和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审判,依法对其采取的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

多级标题

一、取保侯审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逃跑等妨害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危险性。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逃跑等妨害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危险性,但采取取保侯审不致发生上述危险。

羁押期限届满,依法不能继续羁押的。

二、取保侯审的程序

侦查阶段

人民检察院侦查犯罪时,发现符合取保侯审条件的,应当提出建议,并报请同级人民法院审查批准。

审查起诉阶段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符合取保侯审条件的,应当决定取保侯审,并通知犯罪嫌疑人指定监视居住的场所;对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可能性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人。

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发现符合取保侯审条件的,应当依法决定取保侯审。

三、取保侯审的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遵守取保候审规定,不得有影响取保候审的活动。

公安机关负责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侯审规定,或者有证据证明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可能的,应当依法撤销取保侯审,将其羁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