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取保候审(强制取保候审如何办理)

强制取保候审

简介

强制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提供担保,并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包括所在市、县的郊区)。

主体

能够决定强制取保候审的主体包括:

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和检察官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

程序

强制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

作出决定:由有权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取保候审。

告知权利和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取保候审的理由、期限、限制和违反强制取保候审后果。

提供担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愿意承担保证责任。

签字捺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保证人应当在强制取保候审决定书上签字捺印。

适用条件

强制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但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有其他法定从轻或者减轻情节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但具有法定从重情节,但犯罪情节较轻,或有其他法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的;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且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的;

涉嫌其他犯罪,且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或因身体健康状况不宜羁押的。

期限

强制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至24个月。

违反后果

违反强制取保候审规定的,由有权机关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逮捕;

责令具结悔过,提高或者更换保证金;

责令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