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制度,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依法审查后,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并将其释放,在指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候审而不羁押的强制措施。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时,需要对案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取保候审到期后的处理步骤
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审查案件材料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案件是否已经侦查终结或审查终结。
二、作出相应决定
根据案件材料审查情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作出以下决定之一:
解除取保候审:
如果案件已经侦查终结或审查终结,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存在羁押必要性,则解除取保候审,恢复其人身自由。
变更强制措施:
如果案件尚未侦查终结或审查终结,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羁押必要性,则可变更强制措施为逮捕。
继续取保候审:
如果案件尚未侦查终结或审查终结,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存在羁押必要性,则可继续取保候审,但需要延长取保候审期限。
三、通知相关人员
对于作出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辩护人。
四、执行决定
根据作出的决定,执行相应的程序。例如,解除取保候审的,会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限制;变更强制措施的,会依法对其逮捕;继续取保候审的,会向其发放继续取保候审的决定书。
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到期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得实施可能影响侦查、审判的活动,如妨碍证明材料的收集、指使他人作伪证、与同案犯串供等。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甚至是逮捕。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则取保候审期限可以依法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