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最长时间)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简介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被允许离开羁押场所,在指定地点或者范围,接受监视居住,以保障其在接受审判期间的人身自由和诉讼权利。

多级标题

一、适用条件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于下列情形: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羁押的必要性不大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属于犯罪情节较轻,依法不应当逮捕的;

属于累犯或者因重大犯罪被判处刑罚,但犯罪情节较轻,依法不应当逮捕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羁押,但因依法不能继续羁押的。

二、申请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对取保候审申请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作出决定。如果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不得超过15日。

三、监视居住期间的行为限制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场所;

不得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接触;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四、违反监视居住规定

如果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人员违反监视居住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将其收监。

如果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人员逃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将其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追捕。

五、解除监视居住

当案件终结或者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如果案件在一定期限内未审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