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肇事逃逸怎么认定责任(机动车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机动车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指南

简介

机动车肇事后逃逸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还将对肇事者带来严厉的法律后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认定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责任。

肇事逃逸的定义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责任认定依据

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事故发生经过:

警方会调查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肇事车辆的型号、车牌号、驾驶员身份等信息。

目击者的证词:

如果有目击者在场,他们的证词将作为重要的证据。

监控录像:

如果事故现场附近有监控摄像头,录像材料可以还原事故过程。

肇事车辆的损坏情况:

警方会检查肇事车辆的损坏情况,以此判断其是否与事故有关。

肇事者的供述:

如果肇事者被抓获,他的供述将成为认定责任的重要依据。

责任认定程序

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程序一般如下:1.

事故报案:

受害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2.

现场勘查:

警方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 3.

嫌疑人追捕:

警方会根据证据线索对肇事者进行追捕。 4.

肇事者调查:

如果成功抓获肇事者,警方会对其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5.

责任认定:

警方会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考虑上述依据,认定肇事者的责任。

处罚措施

对肇事逃逸者将根据其逃逸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处以以下处罚:

吊销驾驶证: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以拘役、罚款等处罚。

刑事责任:

如果肇事逃逸造成他人死亡或者重伤,肇事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注意事项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现场证据。

避免与肇事者发生冲突或私了,以免影响警方调查。

如有目击者,应及时提供证词,协助警方破案。

对肇事逃逸者,应积极举报,为警方追捕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