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可以几次
简介: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而言,取保候审究竟能否多次实施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一、取保候审的基本原则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于确实应当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予以取保候审,保障其合法权益。
2. 取保候审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的实施细则等。
3. 取保候审的申请需要经过法院审批,未经审批的取保候审行为是不合法的。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于涉嫌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来说不得取保候审。
2. 对于其他犯罪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取保候审:
(1)年满七十周岁或重大疾病,不适宜羁押的;
(2)妇女怀孕或正在哺乳期的;
(3)对于初犯或量刑较轻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的次数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再次涉嫌犯罪,一般不得再次取保候审,需依法采取其他刑事强制措施。这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施。
四、取保候审的后果
虽然取保候审保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或办案机关的监管,持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那么其取保候审将会被撤销,并可能会采取其他刑事强制措施。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不过,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同一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能再次得到取保候审。相反,如果再次涉嫌犯罪,将面临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可能。因此,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应当合法合规行事,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