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担保人条件(取保候审担保人条件有哪些)

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侦查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经侦查机关决定或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可以由其亲属、近亲属、监护人、雇佣关系所在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其他对他有保证的人申请对其取保候审。但是,作为担保人,需符合一定的条件。

一、年满十八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居住稳定,有固定的住所,并能提供住址证明。

三、经济能力较强,拥有固定收入来源。

四、无犯罪记录,不存在参与其他刑事案件或行为的记录。

五、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当地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六、无逃跑和毁灭证据的行为,能够确保被取保候审人按时到案,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调查。

担保人应当向有关司法机关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材料、住址证明、财产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符合取保候审担保人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取保候审担保人,在取保期间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一、保证被取保候审人按时到案,不得故意阻止或者诱使他人帮助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

二、监督被取保候审人遵守法律法规和案件相关禁令,不得为其提供帮助或协助其逃避法律追究。

三、协助调查机关进行案件调查,如配合出庭作证、提供案件相关资料等。

担保人如果不履行以上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担保追偿责任和相关刑事责任。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担保人,应当理性看待案件的性质,慎重对待成为担保人的决定,确保自己具备完全的条件和能力来履行担保责任,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司法的公正性。同时,如果担保人自认为没有能力担任担保人或有其他合理的担忧,应当及时向有关司法机关提出申请,主动放弃担保人的资格。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维护司法的公正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