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逮捕令还能取保候审吗
简介:在一些刑事案件中,法院可能会下达逮捕令。那么,在面对逮捕令的情况下,被告人是否还有可能取保候审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逮捕令
逮捕令是法院根据刑事案件的重大性和被告人的危险程度等因素,决定将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令的下达使得被告人被捕后必须在指定地点羁押,直到案件追诉阶段结束。
二、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条件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告人在逮捕令下达后还有可能取保候审,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1.法定案件:只有涉嫌犯罪的案件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规定;
2.取保不致以任何危险:法院必须认定被告人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证据不足以证明他会妨碍案件的调查;
3.无逃跑的危险:法院必须认定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逃离,即他不会毁约逃跑;
4.其他审查适用情形:根据案件特点,法院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进行审查。
三、取保候审的程序
如果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他可以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法院将从案件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出发,综合衡量各种因素后,决定是否支持被告人的申请。
四、取保候审的保证措施
一旦法院同意被告人的取保候审申请,他需要提供相应的保证措施,常见的包括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提供担保人等。
五、取保候审的限制条件
被告人成功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完全自由活动。法院通常会对被告人制定一系列限制,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包括不得离开指定居住地、不得接触证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等。
六、取保候审可能的后果
如果被告人利用取保候审期间继续从事违法活动、破坏证据或者逃离,法院可以撤销其取保候审资格,并采取强制措施,将其重新限制人身自由。
结论:被告人在逮捕令下达后仍有可能取保候审,但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接受一系列限制。取保候审并非完全自由,任何违反限制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面对逮捕令时,被告人应慎重考虑是否申请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