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条
简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非法获取、出售、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为主要对象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个人隐私的泄露。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利益,立法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级标题: 定义和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以非法获取、出售、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为目的,对该信息采取下列行为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1.违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
2.非法出售、提供他人个人信息;
3.非法出售、提供非公开的个人信息;
4.非法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二级标题: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犯罪行为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级标题:三种侵犯方式的行为说明
1.违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
违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是指未经合法授权,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方式。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
2.非法出售、提供他人个人信息
非法出售、提供他人个人信息是指未经被授权,将他人的个人信息以牟利为目的出售或提供给他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他人个人隐私的侵犯,还有可能造成个人信用泄漏和经济损失,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3.非法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非法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是指未经被授权,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如在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发布他人的个人信息。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可能导致个人的声誉受损和社会排斥。
结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存在严重破坏了人们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我国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希望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利益,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