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十大忌(十个取保九个缓刑是真的吗)

取保候审的十大忌

简介: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一种特殊的保释方式,它允许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审理期间暂时获得自由,但同时也有一些限制和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取保候审的十大忌,希望提醒相关人员注意这些忌讳,以免犯错。

一、擅自变换住所

擅自变换住所是取保候审中最忌讳的行为之一。因为变换住所会导致取保候审难以监管和联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

二、违反规定离境

离境需要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违反规定离境是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违反保证人义务

取保候审时,必须找到保证人出具保证书,并承担监管义务。如果嫌疑人违反了保证人的义务,如不配合监管,保证人可能会被追究责任。

四、无故缺席开庭

开庭是刑事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无故缺席开庭,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会影响审理进程和相关方的权益。

五、串供伪证

提供虚假证据、串供或伪证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还会对案件的审理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

六、妨碍证人出庭作证

对于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来说,妨碍证人出庭作证的行为是绝对忌讳,既会影响证人的证词真实性,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七、再次犯罪

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再次犯罪,将面临取保候审被撤销的风险,同时也会对原有案件的审理产生直接影响。

八、逾期不到案

取保候审期限属于法律规定的具体时间段,一旦逾期不到案,将面临被追捕或通缉的可能,这也是取保候审中绝对禁忌之一。

九、触犯限制

取保候审时,往往有一些限制和要求,如不离开居住地、不参与特定活动等。一旦嫌疑人触犯这些限制,将会面临取保候审被撤销以及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十、威胁或打击证人

如果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威胁或打击证人,将可能对案件审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被撤销取保候审,还会面临其他更严重的指控。

总结:

取保候审是一项特殊的保释方式,犯罪嫌疑人在此期间必须遵守一系列限制和要求。本文列举了取保候审的十大忌,包括擅自变换住所、违反规定离境、违反保证人义务等。嫌疑人务必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