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和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取保和取保候审一样吗)

取保和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

简介:

取保和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种强制措施,用于限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虽然二者都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限制措施,但是它们在适用条件、时间限制和审判阶段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多级标题:

一、取保的适用条件

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三、时间限制的区别

四、审判阶段的不同

内容详细说明:

一、取保的适用条件

取保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以限制其人身自由。取保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

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系初次犯罪、犯罪嫌疑较轻或罪行较低等情况;

2.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期间不会对社会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3.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合法的住所或工作单位,并有确实的经济担保能力。

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取保候审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交纳保证金以及监视居住、限制出境等多种限制措施的综合运用,以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保到案或保证其按时参加诉讼活动。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

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丧失或销毁证据,对社会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2.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逃避刑事追诉;

3.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贪污贿赂等严重犯罪。

三、时间限制的区别

在取保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在案仍在审查阶段和审判阶段取保,取保期限一般为不超过一年。而在取保候审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要更长,取保候审的期限通常为不超过六个月,但可以适当延长。

四、审判阶段的不同

取保是在刑事案件的审查阶段采取的限制措施,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按时到案,配合调查工作。取保候审则是在刑事案件转入审判阶段时采取的限制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审判阶段的诉讼活动中出庭应讯,并防止其逃避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

综上所述,取保和取保候审在适用条件、时间限制和审判阶段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取保适用于初次犯罪、轻罪行等情况,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销毁证据、逃避追诉等严重犯罪情况。取保的时间限制为一年,取保候审的时间限制为六个月,但可适当延长。取保主要用于刑事案件的审查阶段,取保候审主要用于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这些区别使得取保和取保候审能够有针对性地保证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判的进行。